鋼板切割對次會議我也非常重視 |
發(fā)布者:無錫立碩物資有限公司 發(fā)布時間:2021-10-17 19:21:32 點擊次數:137 關閉 |
對產品經理來說,開會算是日常之一。但實際上,很多人并不知道怎么處理會議:如何準,如何記錄,如何復盤。作者經過數次高密度的會議后,總結了這6點經驗,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。 從發(fā)現需求到產品落地,產品設計是整個鏈條中非常重要的環(huán)節(jié),為了保證信息的高效傳遞,產品經理要跟不同的人開各種會議。 對于工作經驗豐富的職場老司機來說,因為對業(yè)務、人員都很熟悉,可能開會不是什么難事。而對一些產品新人,或者換工作進入新環(huán)境的產品經理,開會可能會遇到一些挑戰(zhàn)。 剛剛入職上家的時候,我就經歷了這樣的挑戰(zhàn):原本以為開會很簡單,卻經歷了幾次失敗的會議。今天,我就給大家分享一些在新環(huán)境中組織會議的經歷和心得。 進入新環(huán)境,我盡力在有限時間內盡快熟悉人員、熟悉業(yè)務,對次會議我也非常重視,做了非常多的準。盡管如此,次會議也出現了不少狀況: 參會者在會議中,說了一些業(yè)務細節(jié),而這些內容,在調研未提及,且文檔、系統(tǒng)里也沒有,導致被業(yè)務方提問時,我無從回答。 參會者之間比較熟悉,他們會用一些他們習以為常的“黑話”、“暗號”,但因為我對他們之前的歷史溝通情況不了解,理解有困難。 部分參會者的提問比較直接,搞得自己有點尷尬,比如:你連這個都不知道嗎?你是產品經理,你要對調研清楚業(yè)務呀! 雖然準充足,會議中難免還會出現各種意料之外的問題,萬一碰到不好相處的人,可能還會有點難堪。 碰到這種情況,不被其他人帶情緒的語言所影響,不卑不亢。要肯定自己的努力,別人提出的問題,有則改之,無則加勉,穩(wěn)住心態(tài),那些過分不友好、過于生分的話,就一笑了之吧~ 可能是到了新環(huán)境,自己過分關注業(yè)務,而忽視了一些開會溝通的技巧,導致開始的幾次會議效果非常差。我出現的問題包括不限于: 會議議程模糊,導致開會主題跑偏;沒定義清楚問題,導致開會反復拉鋸,甚至為了爭奪話語權要提高音量,氣氛緊張。 有兩次會議,都是4-6小時的長時間拉鋸戰(zhàn)。更有一次,領導第二天出差,結果因為問題沒討論清楚,拉著領導“吵架” 到半夜。 自己也學習了很多技巧,但是想到和做到,差距還是有的。后來,我結合自己的經驗,按照會前、會中、會后總結了幾點給自己的告誡 會前,要定義清楚會議的主題,流程等。其實按照 5w2h 去思考和準,準效果就不會太差。 其中,重要的,是要確定會議的目的:思考清楚問題是什么,問題的價值是什么,問題之間的關系和主次是什么。 多說一點:在不熟悉的環(huán)境中組織開會,要盡可能提前去了解參會人的調性,平時多觀察其說話做事風格,這樣會中才能做好管控(當然,這個也只能是通過多相處才知道)。 參會人越多,不同的聲音也越多。我們要進行合理的管控,才能保障會議秩序。在會前準環(huán)節(jié)就應考慮到這些點。 比如,一個人老說一些抽象的場景,就是不好好舉例說問題:你的這個需求風險很大,SQL 不是這么寫的。 這個時候,要提醒發(fā)言人拿具體的例子講解,因為抽象的概念,很容易出現理解偏差。理解不一致,很難高效溝通。 在會中,難免會有人提出新的問題,甚至是新的議題,我們首先要判斷這個議題和當初目標問題是否一致,是否值得花更多時間討論。 如果議題本身價值不大,可以禮貌地將話題拉回主線:誒,XXX,這個問題不在這次會議議題里,因為時間有限,我們可否會后繼續(xù)討論,我先記錄下來。 我們要應該控制討論的時間,如果衍生出短時間沒法得出結論的重要議題,的辦法是先記錄下來,再組織專題會議討論。 每個高效的會議,都必定要有結論。所以,在散會前,我們要公示會議結論及各項待辦(到跟進人、時間)。 詳細的會議紀要,要在會后及時發(fā)出(郵件、IM),一方面,是記錄會議,另一方面,是存檔,后續(xù)追溯問題也方便。 會議結束,意味著事項處理的開始,我們要持續(xù)跟進每個待辦的處理,形成閉環(huán),這樣才實現了開會的目的。 在熟悉新環(huán)境的過程中,我牽頭組織了多次不同主題的會議。開始,臨時在釘釘群里艾特幾個人,就臨時先拉個會了。 因為會議效果不好,我開始復盤和優(yōu)化。開了 2 次會后,我嘗試按照套路去組織會議,第 3 次會后,我開始結合團隊特性調整記錄的內容,慢慢完善自己和當前團隊開會的套路。 比如,我在會議通知部分,會講清楚什么人、在什么時間和地點、圍繞什么主題進行探討,提前給出會議必讀的材料: 我在會前,會著重梳理會議必讀材料,提前將核心問題的例子梳理清楚,以便在會議中就具體問題展開討論。比如,在溝通數倉建模的時候,我就提前結合場景準了例子: 會議紀要部分,我會記錄【會議通知信息】、【會議議程】、【會議過程記錄】、【會議結論】、【其他增補議題及結論】、【會議待辦】。 會議結束后,我會把會議紀要發(fā)送給各個參會人,然后跟進待辦。經過多次改善之后,我的會議管理能力也得到了同事們的認可。 不同的團隊,有不同的風格。我們可以總結每次會議,提升會議的效率,按照 PDCA 的方法去提升我們會議的管理能力。 開會,是我們日常非常重要的溝通場景,會議管理的問題,本質上都還是溝通問題。 另一方面,多換位思考,準充分,適當提升自己的溝通技巧,讓信息更高效傳達被人接受。 聽到很多言論說在中國程序員是吃青春飯的,那么產品經理呢,也吃青春飯嗎?
人人都是產品經理(是以產品經理、運營為核心的學習、交流、分享平臺,集媒體、培訓、社群為一體,全方位服務產品人和運營人,成立9年舉辦在線+期,線+場,產品經理大會、運營大會20+場,覆蓋北上廣深杭成都等15個城市,在行業(yè)有較高的影響力和知名度。平臺聚集了眾多BAT美團京東滴滴360小米網易等知名互聯網產品總監(jiān)和運營總監(jiān),他們在這里與你一起成長。 |
|